2025芒种节气教案小班(汇编十六篇)
- 2025-06-18
- 芒种节气教案小班
演讲稿可以帮助发言者更好的表达。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,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演讲稿,写起演讲稿来就毫无头绪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芒种节气演讲稿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
天还没有亮,小七就提着煤油灯,用木贼草擦试铁镰刀上边儿的铁銹,沙沙地磨,偶尔,也哼几曲小调,也正是这略带吵哑的声音将桐麦村唤醒了。
东方的山头微微露点鱼肚白,割麦子的农民们就踏踩着黎明的露珠,焦急地上路了。
麦地里,挥舞着铁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蜿蜒盘曲的长龙,恰似一条对称优美的孤线。缓缓地,忽而迅速地向前西南的地平线上,掀起一朵朵麦浪,稍过了一会儿,小七也累了,可连个喘息的机会也没有——他们在必须在11点之前割完这片田。有时为了鼓舞"士气",会喊些简易的口号,那整齐的吆喝声,徘徊在乡亲们的耳中。
小七的效率不错,半小时后就大功告成。农民们瘫坐在地上,一大口一大口地喘着粗气,午时到了,他们的妻子用荷叶包着米饭与菜,孩子提着用瓦壶装着的肉片汤,送吃的来了,男人们狼吞虎咽地吃着,小孩们还有些想流口水呢。观刈麦中,"妇姑荷箪食,童稚携壶浆"不就是眼前这景象吗?
猴时已到。
割了麦,接下来便是--插秧苗,男人们负责收割、运输、打麦、晒麦、入仓。女人们负责插苗子,不过呢,小七与王大力可不想让老婆晒着,一回到家就十万火急地抽顶帽子往外跑,还弄了个丈母娘说他性格急,这一说,还把王大力说得扫兴,但转念一想,芒种忙收忙种,哪还顾得上与丈母娘多费口舌,正所谓“三麦不如一秋长,三秋不如一麦忙。”头也不回,直奔田野。妇女们顶着娇阳,挥汗如雨地弓着腰,整齐而有节奏地播种着。
插好秧有一个祭神活动,据说是让来年的麦子有个好收成。
屋前的麦场上,大力扬了鞭,大声吆喝着,赶着牛在场上一圈圈地打转,一颗颗麦穂被牛牵着的石疙瘩碾压着露出了麦粒。小七头上裹着一条毛巾,用大木锨,一下又一下,向高空抛撒麦粒。晒了一整天的麦子必要赶在申时前入仓。结束后,家家户户用新的麦面捏成畜牲的模样,放点儿蔬菜调色,蒸熟,祭祀神仙。然后,全村人聚集在大礼堂,端上瓜果鲜肉,斟满靑梅香酒,虽只是小酌几杯,但乜慢慢醉去?
一声号子高昂地响起,人们开始手舞足蹈,应声相和,踏着活泼的节奏,海潮一般地往前,这海潮仿佛永无止境,天蒙蒙亮地时候,人们燃起无数火把,那古老而又深邃的歌声,从树下鼷鼠的洞穴直达无边的宇宙。插秧的这几天,像是狂欢节,没有人会去睡觉,他们燃起熊熊烈火,这迟来的庆祝,使所有人愉悦。
之后,多雨季。
春争日,夏争时,芒种节气,抢收抢种,最繁忙的节气,最辛苦的节气,也是最欢乐的节气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2
尊敬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我是xxx,今天,我与大家分享关于芒种节气的知识和感悟。
芒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它代表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预示着稻谷、麦子等作物即将迎来丰收的季节。
芒种时节,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田野里,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,翠绿的稻田波光粼粼,仿佛是大自然绘制的一幅美丽画卷。这个时节,农民们忙碌于田间地头,辛勤劳作,为了秋天的.丰收而挥洒汗水。
芒种不仅是一个关于农事活动的节气,更是一个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的节气。它告诉我们,要珍惜粮食,尊重劳动。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,背后都蕴含着农民们的辛勤付出。因此,我们应该学会感恩,珍惜每一粒粮食,不浪费食物。
同时,芒种也提醒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,与自然和谐相处。在这个时节,我们要注意防暑降温,合理安排作息时间,保持身体健康。同时,我们也要关注环境保护,减少污染,让大自然更加美丽宜居。
作为新时代的学生,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芒种节气的文化内涵。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农业知识,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和种植技术,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同时,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实践活动,体验农事活动的艰辛和乐趣,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。
最后,我想借用一句古诗来结束我的演讲: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家家麦饭美,处处菱歌长。”让我们在芒种时节,珍惜每一粒粮食,尊重每一份劳动,与自然和谐相处,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!
谢谢大家!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3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xxx,今天芒种节气,我在这里给大家分享关于芒种时节知识。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'第九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。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气温逐渐升高,农作物进入生长旺盛期。在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开始进行田间管理,保证庄稼的顺利生长,为丰收做好准备。
芒种这个节气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农民的耕作习惯。在这个时候,农民们要开始插秧,也就是将稻苗种植到水田里。而插秧的时候,需要用到一种叫做“芒”的工具,用来在泥土中开沟,方便插秧。因此,这个节气被称为芒种。
在芒种这个节气里,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环境,珍惜粮食资源。我们要节约用水,保护水资源;要爱护土壤,防止土地退化;要保护植被,促进生态平衡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保证农作物的生长,保障粮食安全。
最后,我希望大家在芒种这个节气里,能够关注农民的辛勤劳作,珍惜粮食资源,共同努力,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谢谢大家!祝愿大家在芒种节气里身体健康,学习进步!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4
(1)三麦不如一秋长,三秋不如一麦忙。
(2)麦收有五忙:割、拉、打、晒、藏。
(3) 麦子入场昼夜忙,快打、快扬、快入仓。
(4)麦子争青打满仓,谷子争青少打粮。
(5)生割麦子出好面,生砍高粱煮好饭。
(6)杏子黄,麦上场。
(7) 枣花开,割小麦。
(8)麦到芒种谷到秋,豆子寒露用镰钩,骑着霜降收芋头。
(9)芒种前后麦上场,男女老少昼夜忙。
(10)快割快打,麦粒不撒。
(11) 麦收无大小,一人一镰刀。
(12) 夏季农活繁,做好收、种、管。
(13)大旱小旱,不过五月十三。
(14)五月十三,不雨直干。
(15)吃了端午粽,寒衣不可送。
(16)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。
(17) 麦松一场空,秋稳籽粒丰。
(18) 麦收时节停一停,风吹雨打一场空。
(19) 芒种刮北风,旱情会发生。(湘)
(20)芒种热得很,八月冷得早。(湘)
(21)芒种日晴热,夏天多大水。(浙)
(22)芒种怕雷公,夏至怕北风。(桂)
(23) 芒种夏至,水浸禾田。(粤)
(24)芒种落雨,端午涨水。(湘)
(25)芒种夏至常雨,台风迟来;芒种夏至少雨,台风早来。(闽)
(26) 芒种夏至天,走路要人牵。(苏、皖、川、鄂、贵)〔指阴雨天多,行路容易滑倒〕
(27)机、畜、人,齐上阵,割运打轧快入囤。
(28)推车不用教,全靠屁股摇。芒种南风扬,大雨满池塘。(湘)
(29)芒种打雷是旱年。(湘、豫)
(30)芒种打雷年成好。(湘)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5
教学目标
1. 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、含义及气候特点。
2. 通过诵读农谚及童谣,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3. 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,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、健康的心理,以及热爱自然、珍惜生活的情感。
教学重难点
1. 理解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与农事活动的关系。
2. 体会农谚、童谣中蕴含的生活智慧与情感。
教学准备
1. PPT课件,包含小满节气的图片、农谚、童谣等。
2. 实物材料,如麦穗、蚕茧等(如有条件)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入新课
1. 通过播放小满节气的风景图片,引发学生兴趣,提问:“同学们,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气吗?”
2. 简要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:“小满,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表示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,但还未成熟。”
二、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及含义
1. 展示PPT,讲述小满节气的由来,并解释其含义:“小满时节,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,但还没有成熟,约相当乳熟后期,所以叫小满。”
2. 引导学生讨论:“为什么叫小满而不叫大满呢?”从而加深对节气含义的理解。
三、学习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
1. 介绍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,如气温升高、雨水增多等。
2. 针对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,讲解农谚的含义,如“小满不满,干断田坎”、“小满不满,芒种不管”等。
四、诵读农谚及童谣
1. 引导学生诵读小满节气的农谚,如“一候苦菜秀,二候靡草死,三候麦秋至”等,并解释其含义。
2. 学习小满节气的.童谣,如《小满太阳暖烘烘》等,通过诵读感受其韵律美与情感表达。
五、观察与实践活动
1. 组织学生观察小满时节周围环境与天气的变化,记录自己的发现。
2. 如有条件,可带领学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,了解蚕宝宝的蜕变与成长。
3. 制作麦穗等手工艺品,让学生亲手体验农事活动的乐趣。
六、总结与反思
1.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,引导学生回顾小满节气的由来、含义、气候特点及农谚童谣等。
2. 提问学生: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,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?”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想法。
作业布置
1. 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关于小满节气的知识。
2.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小满节气童谣或画作,表达对这一节气的理解与感受。
教学反思
课后,教师应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,总结教学经验,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。同时,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,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,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6
活动目标:
1、对朗诵诗歌感兴趣,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。
2、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,并用相应的表情、语气表现诗歌。
活动准备:
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。
活动过程:
1、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—3遍:幼儿欣赏。
2、幼儿朗诵冬至节
3、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,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。
活动延伸:
活动区时间,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7
一、教学目标:
1、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——冬至的由来;
2、通过这次活动,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,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;
3、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,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。
二、活动过程
(一)谈话导入
1、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?(冬至)
2、介绍“冬至”的字源
(1)会意字。甲骨文表示丝绳的终结,是“终”的本字。金文将丝结简化为点;或另加义符日,表示一年时日的终结,当然是冬季了。篆文省去日另加义符,表示年末结冰的季节,以突出冬季。
冬,四时尽也。—《说文》无冬无夏。—《诗·陈风》
(2)最后,最终。
(二)介绍冬至小知识
1、你对冬至有哪些了解?
2、教师介绍冬至相关知识
(1)认识冬至
(2)冬至的起源
(3)冬至为什么吃饺子?
3、了解古代人如何过冬至?(祭祀活动;食的活动;礼的活动;娱的活动)
4、了解冬至食品,北方和南方冬至的不同习俗。
(三)冬至注意事项:
1、注意防寒保暖。
2、合理调节饮食起居,不酗酒、不吸烟,不过度劳累。
3、保持良好的心境。
4、进行适当的御寒锻炼。
(四)交流:每年你和家人是如何过冬至的?你有哪些感受?
(五)作业
1、体验:跟家长学会做馄饨或水饺,感受冬至节的喜庆,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。
2、讲述:给弟弟妹妹讲述有关冬至的传说和习俗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8
小时候背24节气歌,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秋处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虽然能背得滚瓜烂熟的,但只是为背而背,真到了节气来临,并不关心也不知道。
如今年岁渐长,却逐渐喜欢上了老祖宗的节气,总觉得这节气里学问挺大的,就连那些名字,都很有诗意,最喜欢的是:惊蛰、清明、谷雨、白露、霜降。
小满已经走远,芒种也悄悄过去。忽然却看到了一句很个性很有哲理的签名:人生“小满”足矣,当须“忙种”辅之。
小满时节,麦类等作物的籽粒日渐饱满,但尚未成熟,而夏收、夏种、夏管,三夏大忙的序幕,才刚刚拉开。所以,小满之后是芒种。不过,也有点奇怪。
节气里的其他小字辈节气,如小暑之后是大暑,小雪之后是大雪,小寒之后是大寒,唯独小满之后对应的不是大满,而是芒种。
难道是因为老祖宗不喜欢大满?
满招损,谦受益。小小的自满其他人尚且可以包容,但大大的自满则会让人厌烦和不满,容易阴沟里翻船,招致霉运和祸端。你瞧,河水满了就会溢出,甚至发起大水。小桥流水,细水长流才是永远的风景。
其实,从人生来讲,小小的满足足矣,那些天大的满足和好事怎么可能就都让自己撞上了呢?从感恩和谦卑的角度来讲,人生小满足矣!
小满足易得,饿了吃上一顿满足的饭菜,渴了能够大快朵颐地解决掉一个西瓜,多么爽气。大满足哪里那么容易得到呢?
只要我们紧握这些小小的满足和欢喜,那我们的人生就有了一箩筐的小幸福。小幸福汇聚起来,就成大幸福。你怎么可以鄙弃那些小满足,而不切实际地追求大满足呢?吃着碗里,瞧着锅里的人只能是不幸福的。
小满之后,当须“忙种”辅之。
耕种的时节,农人最是忙碌。如果他们懈怠,那么注定与收获季无缘。你要收获,你就得耕种,就得努力。这是最基本的道理。
一直以来,我都告诫自己:一定要做一个努力的人。努力过后哪怕收获寥寥,甚至颗粒无收,那自己也是无怨无悔的,怪不了谁。努力了不一定有回报,但有回报的时候,一定是努力得来的结果。
节气歌里有人生的大哲学:人生“小满”足矣,当须“忙种”辅之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9
活动目标
1、知道冬至要吃饺子的传统习俗;
2、用橡皮泥团圆、压扁、包裹的技能制作饺子皮和饺子馅;
3、和朋友们介绍和分享自己做的饺子,体验冬至节日的欢乐气氛。
活动准备
经验准备:幼儿对冬至及饺子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。
课件准备:《冬至》动画视频、包饺子视频、包饺子步骤图
材料准备:各色粘土、塑料刀(或食用面团、馅料)
活动过程
教师播放视频动画《冬至》,引导幼儿了解冬至的习俗,引出饺子主题。
熊猫奇奇他们在做什么事情?冬至都吃什么?
你喜欢吃饺子吗?
你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呢?
小结:冬至那天,一家人一起包饺子或汤圆,边吃边聊天,很是幸福。所以,饺子、汤圆就代表团圆,代表着对家人和客人的祝福。
出示小伙伴做饺子的图片,引起幼儿做饺子的兴趣。
出示一个制作好的饺子的图片,引导幼儿观察并论。
饺子是什么样的?
你们在家里包过饺子吗?饺子要怎么包呢?
播放视频《包饺子》,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。
出示包饺子分步骤图,鼓励幼儿用黏土尝试包饺子。
1、制作饺子皮: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,两只小手搓一搓,搓成圆球;再用手掌把圆球压薄,压成圆圆片。
2、制作饺子馅:选择喜欢颜色的橡皮泥,切碎或团圆。
3、包饺子:用皮包住馅,用大拇指和食指把两边捏在一起,一个饺子就做好啦。
鼓励幼儿独立制作饺子,教师巡回观察,给予指导。
鼓励幼儿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。
你的饺子是什么形状的?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你的饺子是什么馅的?
活动延伸
区域活动:在美工区投放做饺子的材料,让幼儿制作不同样式的饺子并展示。
家园共育:幼儿回家尝试和家人一起包一顿饺子,体会冬至的温馨气氛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0
活动目标:
1、回忆过小满的景象,初步学念儿歌。
2、了解小满,尝试说说祝福的话。
3、体验与同伴集体过节日的.快乐。
4、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。
活动准备:
1、亲子讨论过有关过年的话题;
2、“小满到”背景图一张;
3、“小朋友、新衣服、帽子、鞭炮、红包、小满好字体”图片各一张,红包人手一个;
4、喜庆的音乐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导入:敲锣打鼓放鞭炮
听听音乐中的喜庆气氛,激起幼儿兴趣。
二、初步学念儿歌
出示“小满到”背景图,说说春节要来了,春节是中国人过大年,是中国的小满。
让幼儿说说什么节日快要来了?
提问:春节里我们小朋友的穿戴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?
用儿歌的语言小结:小满到、小满到,穿新衣、戴新帽。
提问:过小满的时候我们会做一些什么特别的事情?
用儿歌的语言小结:放鞭炮、拿红包,大家说声小满好。
三、看图片,完整学念儿歌
小满到,小满到,
穿新衣,戴新帽。
放鞭炮、拿红包,
大家说声小满好。
四、拓展
提问:你们知道xx时除了说小满好,还能说什么?(祝你小满快乐、祝你心想事成……等)尝试将祝福的话编进儿歌里,如:将最后一句“大家说声小满好”替换为“大家说声小满快乐、大家说声心想事成……”等等。每人一个红包,一起念念儿歌,学着拜xx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1
一、设计初衷
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,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,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、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、庆丰年的习俗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,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。冬至即将来临,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,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,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,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,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。
二、活动目标
1.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,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。
2.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,体会劳动的快乐,激发爱劳动的情感。
三、客座教师:
章良忠(以下简称“章”)
四、活动对象:
大班
五、活动准备
1.与客座教师联系,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。 (糯米、芝麻、黄豆、红糖)
2.联系车辆。
六、活动过程
(一)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。
1.师:过几天就是冬至了,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、吃麻糍,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?(幼儿:不知道)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,好吗?
2.师: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?(幼儿自由讲述:注意安全、要排好队伍、讲礼貌,等等)教师小结:外出时除了讲礼貌,还要注意安全,特别是到『糍店,那儿人很多,很挤,小朋友要注意安全,还要跟好队伍,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,不能随便乱跑。
(二)谈话,激发兴趣。
1.章:小朋友吃过麻糍吗?幼:吃过,很好吃。
2.章: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?幼:圆圆的,软软的;黏黏的,外面还有粉;特别软,粘牙…章: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,说得很棒
3.章: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?幼: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;可能是面粉做的,要搓圆…
章:今天,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,要用到哪些工具?
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、工具及程序
1.捣米
(1)章:小朋友,这是什么呀?有什么用呢?幼:好大的石头,中间有个大口,是用来盛水的吧!章:这叫捣池,是用来捣米的。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,再倒入捣
池中反复捶捣,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。
(2)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。
(3)幼儿尝试、脑沁(4)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。幼:好重,抬不动;太累了,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…章:捣锤是用石头做的,有几十斤重!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
能融在一起。
2.癍团曾
(1)章: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。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?幼:用手搓;就像搓汤圆一样,先搓圆再压扁…
章:到底是不是,我们一起
来看一举
(2)章沸黯碰: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,捏出小块拉断。好吗?
(3)幼儿操作,讲述涟动体』幼:这米好黏,手都粘住了,很难捏;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,可是拉也拉不断,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;米团软软的像棉花,就是太粘手
了……
3.滚豆沙
(1)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。章: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。幼:淡淡的不怎么好吃。章:这个好吃吗?(幼儿品尝)幼:又香又甜。章:
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,这样味道才好,但豆沙不能滚太多,也不可太少,还要滚得均匀。
(2)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。
(3)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
4.幼儿品尝。
(三)小结。师:小朋友,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?幼:好吃!师: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,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
水,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!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,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。
(四)延伸活动(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)师:小朋友,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,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,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!
1.幼儿尝试制作麻糍。
2.幼儿品尝。
七、活动成效
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、新鲜好奇,表现得非常积极,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。他们认识传统工具,在体验到劳动快乐的同时也
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。吃着亲手制作的麻糍,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,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一定意义非凡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2
1.芒种皮脸火,夏至雨淋淋
2.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淋头
3.芒种无大雨,夏至有山洪
4.芒种不下雨,夏至十八河
5.芒种雨大,夏至要淋(贵)
6.芒种雨涟涟,夏至火烧天
7.芒种雨绵绵,夏至火烧天
8.芒种雨涟涟,夏至旱燥田
9.芒种雨,夏至火烧埔(闽)
10.芒种雨涟涟,夏至要旱田
11.芒种芒头脱,夏至水推秧(粤)
12.芒种夏至是水节,若无雨是旱天(粤)
13.芒种夏至,水浸禾田(粤)
14.芒种落雨,端午涨水(湘)
15.芒种夏至常雨,台风迟来;
16.芒种夏至少雨,台风早来(闽)
17.芒种芒种,水打田垅(湘)
18.芒种下雨火烧溪(闽)
19.雨打芒,臼打糠(赣)
20.芒种晴天,夏至有雨。(豫)
21.芒种栽薯重十斤,夏至栽薯光根根。(豫)
22.芒种夏至天,走路要人牵。(苏、皖、川、鄂、黔)
23.芒种不下雨,夏至十八河。(黔)
24.四月芒种雨,五月无干土,六月火烧埔。(桂)
25.芒种夏至,芒果落蒂。(桂)
26.芒种怕雷公,夏至怕北风。(桂)
27.芒种西南风,夏至雨连天。(皖)
28.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淋头。(粤)
29.芒种夏至是水节,如若无雨是旱天。(粤)
30.芒种夏至,水浸禾田。(粤)
31.芒种火烧鸡,夏至烂草鞋。(闽)
32.芒种前,忙种田;芒种后,忙种豆芒种不种,再种无用。
33.芒种打雷是早年。
34.芒种忙两头,忙收又忙种。
35.芒种雨汛高峰期,护堤排涝要注意。
36.芒种地里无青苗。
37.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涟涟
38.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绵绵
39.芒种火烧天,夏至水满田
40.芒种夏至常雨,台风迟来;芒种夏至少雨,台风早来。(闽)
41.芒种忙忙栽,夏至谷怀胎。(南方)
42.芒种日晴热,夏天多大水。(浙)
43.春争日,夏争时。
44.芒种栽薯重十斤,夏至栽薯光根根。
45.种豆不怕早,麦后有雨赶快搞。
46.小满割不得,芒种割不及。
47.麦子上了场,棉花别没娘。
48.光忙麦,不管棉,麦子入囤棉攥拳。
49.不治蜜,光忙场,棉棵就像“屎克螂”。
50.管粮不管花,麦后棉“烫发”。
51.苗蚜治不下,伏蚜积疙瘩。
52.棉花卷成蛋,收成减一半。
53.棉花不治虫,结果一场空。
54.棉花不治虫,有苗没有铃。
55.棉花果枝见花蕾,后边紧跟脱裤腿。
56.芒种现蕾,带桃入伏。
57.灭虫先灭娘,擒贼先擒王。
58.高压灯,诱成虫,棉田卵量减五成。
59.杨柳枝,诱虫蛾,虫未出腹就消灭。
60.割麦后,快灭茬,棉铃虫蛹回老家。
61.棉花不打杈,光长柴禾架。
62.杈子不去掉,好像氓流把兜掏。
63.旱耪田,涝浇园。
64.中耕松土渐加深,蕾期达到三四寸。
65.苹果树,要夏剪,疏枝、扭梢、枝盘圈。
66.夏季修剪桃摘心,三次摘心增千斤。
67.麦秸氨化好,牛羊没个饱。
68.氨化麦草,营养提高,气味浓香,牛羊之宝。
69.二十四节气之芒种时节常识介绍
70.芒种忙,麦上场。
71.夏季农活繁,做好收、种、管。
72.大旱小旱,不过五十三。
73.五月十三,不雨直干。
74.吃了端午粽,寒衣不可送。
75.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。
76.机、畜、人,齐上阵,割运打轧快入囤。
77. 种子要齐,下种地皮。
78.小麦选种在田间,弄到场里就要掺。
79.选种忙几天,增产一年甜。
80.芒种火烧天,夏至雨涟涟。
81.芒种火烧天,夏至水满田。
82.芒种忙,麦上场。
83.夏季农活繁,做好收、种、管。
84.大旱小旱,不过五月十三。
85.五月十三,不雨直干。
86.吃了端午粽,寒衣不可送。
87.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。
88.机、畜、人,齐上阵,割运打轧快入囤。
89. 五月冷,一棵豆子收一捧。
90. 槐花稠,豆子收;槐花稀,豆子秕。
91.平路怕后沉,上坡怕前沉,下坡载重难驾稳。
92.小麦选种在田间,弄到场里就要掺。
93.选种忙几天,增产一年甜。
94.若要种子选得好,秆粗、穗大、籽粒饱。
95.秆黑粉,不抽穗;散黑穗,不长粒;腥黑穗,粒腥味。
96.麦收有三怕:雹砸、雨淋、大风刮。
97.麦在地里不要笑,收到囤里才牢靠。
98.麦熟一晌,虎口夺粮。
99.九成熟,十成收;十成熟,一成丢。
100.麦收九十九,不收一百一。
101.麦熟九成动手割,莫等熟透颗粒落。
102.芒种忙,麦上场。
103.夏季农活繁,做好收、种、管。
104.大旱小旱,不过五月十三。
105.五月十三,不雨直干。
106.吃了端午粽,寒衣不可送。
107.芒种芒种,连收带种。
108.机、畜、人,齐上阵,割运打轧快入囤。
109. 槐连豆,打滴溜,今 年不收明 年收。
110. 收扁豆就收黄豆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3
冬至(天冷,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间最长的一天。由此,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,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。),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,这一天,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“以防天冷冻掉耳朵”,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,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,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,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。
一、目的:
1、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,培养自力更生的意识。
2、感受集体劳动的快乐。
二、时间:
冬至日,12月22日。上午:9:0011:30。
三、过程:
1、准备阶段:(30分钟)
①、肉(已绞好的)、芹菜、葱姜、调味佐料、面团、刀、案板、小擀丈两个,小碗若干、小勺若干、盛馅盆、淘菜盆、锅排等。
②、各班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,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,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。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《包饺子》,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。
③、生活老师把芹菜(每班一颗葱姜)分配给各班,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摘去菜叶,老师把分摘后的芹菜整理后,在小朋友的监督下淘洗干净。(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。如:有关芹菜颜色、生长、葱姜的气味、菜叶的收集和处理,小朋友选出监督员监督干活的质量等。)
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、葱姜(在活动室)进行切碎。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。
2、拌馅阶段:(10分钟)
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、味精、五香粉、饺子调料、酱油、鸡蛋等,进行搓和、拌馅。请小朋友依次参观。(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,酱油为调色,好看、增强食欲)(地点:活动室)
3、擀面皮阶段:(30分钟)、(与包饺子同步进行)
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,擀面杖,切成小面团。老师先示范,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。(2个/人次)(地点:活动室)(开始前,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)
4、包饺子阶段:(50分钟)
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(2个/人次),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,然后,班级老师进行示范,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。(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,对小朋友进行奖励,奖小礼品一份)(各班根据自己班级包的饺子进行数数)(地点:各班教室)
5、水煮阶段:(30分钟)
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,放进开水的锅里。水煮开添凉水一勺,共三遍,至直饺子熟透。请各班选出代表两名到厨房参观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。
6、吃饺子阶段:
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给各班的餐盆中,老师进行配餐,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。(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:这是谁包的饺子?盛的数量?)
四、回顾:
下午上课后,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,老师总结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4
教学目标
1. 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,认识小满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
2. 通过观察和实践,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,如降雨增多、农作物生长等。
3. 激发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兴趣和热爱,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。
教学准备
1. PPT课件,包含小满节气的图片、视频和相关知识。
2. 农谚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资料。
3. 观察工具,如放大镜、尺子、记录本等。
4. 相关的手工材料,如彩纸、剪刀、胶水等。
教学过程
一、导入新课
1. 通过播放小满节气的图片或视频,引起孩子们的兴趣。
2. 提问: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节气吗?小满节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二、讲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
1. 使用PPT课件展示小满节气的含义:小满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,标志着农作物开始饱满,但还未完全成熟。同时,也是降雨增多的`时期。
2. 讲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和历史背景,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
三、学习农谚童谣
1. 播放农谚童谣的音频或视频资料,让孩子们聆听和学习。
2. 解读农谚童谣中的含义,让孩子们了解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。
四、观察与实践
1. 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,记录小满节气期间的自然现象,如降雨情况、植物生长等。
2. 指导孩子们使用观察工具进行细致观察,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。
五、手工制作
1. 提供手工材料,指导孩子们制作与小满节气相关的手工作品,如小麦模型、雨滴画等。
2. 通过手工制作,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小满节气的特点和意义。
六、总结与分享
1.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,强调小满节气的重要性。
2. 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手工制作成果,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。
教学反思
本节课通过讲解、观察、实践和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,让孩子们全面了解了小满节气的含义、由来和特点。孩子们积极参与,兴趣浓厚,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。同时,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,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完善。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5
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我是xxx,今天我来分享关于芒种节气的知识。
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通常出现在每年的6月5日或6日。芒种时节,正值夏季的开始,气温逐渐升高,农作物也进入了生长的关键阶段。在这个节气里,农民们开始忙碌起来,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。
在芒种时节,农民们要及时进行田间管理,保证庄稼的顺利生长。同时,我们也要注意自身的健康,避免中暑和蚊虫叮咬等问题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,是非常重要的'。
除了农事上的注意,芒种节气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时刻。在这个节气里,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,体会到生命的律动。我们要珍惜每一个节气,学会尊重自然,与大自然和谐相处。
在芒种节气里,我们也可以多了解一些关于农业和气候的知识,增加我们的科学常识。通过了解节气的变化,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,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启示。
最后,我希望大家在芒种节气里,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努力学习,健康生活,与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时光。让我们一起迎接夏天的到来,享受大自然的馈赠。
谢谢大家!祝大家节日快乐!祝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!
芒种节气教案小班 篇16
活动目标:
1、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,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。
2、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,体会劳动的快乐,激发爱劳动的情感。
活动准备:
制作麻糍的工具原料:糯米、芝麻、黄豆、红糖;外出车辆。
活动过程:
(一)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。
1、师:过几天就是冬至了,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、吃麻糍,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?(幼儿:不知道)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,好吗?
2、师: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?(幼儿自由讲述:注意安全、要排好队伍、讲礼貌,等等)
教师小结:外出时除了讲礼貌,还要注意安全,特别是到麻糍作坊,那儿人很多,很挤,小朋友要注意安全,还要跟好队伍,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,不能随便乱跑。
(二)谈话,激发兴趣。
师:小朋友吃过麻糍吗?
幼:吃过,很好吃。
师: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吗?
幼:圆圆的,软软的;黏黏的,外面还有粉;特别软,粘牙…
师: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,说得很棒。
师: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?
幼: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';可能是面粉做的,要搓圆…
师:今天,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,要用到哪些工具?
(三)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、工具及程序。
1、捣米
(1)师:小朋友,这是什么呀?有什么用呢?
幼:好大的石头,中间有个大口,是用来盛水的吧!
师:这叫捣池,是用来捣米的。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,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,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。
(2)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。
(3)幼儿尝试、脑沁
(4)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。幼:好重,抬不动;太累了,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…师:捣锤是用石头做的,有几十斤重!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。
2、团米团
(1)师: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。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?幼:用手搓;就像搓汤圆一样,先搓圆再压扁……师:到底是不是,我们一起来看一举
(2)师:铲一部分米团放入手中,捏出小块拉断。好吗?
(3)幼儿操作,讲述操作细节。幼:这米好黏,手都粘住了,很难捏;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,可是拉也拉不断,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;米团软软的像棉花,就是太粘手了。
3、滚豆沙
(1)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味道。
师: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。
幼:淡淡的不怎么好吃。
师:这个好吃吗?(幼儿品尝)幼:又香又甜。
师: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,这样味道才好,但豆沙不能滚太多,也不可太少,还要滚得均匀。
(2)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。
(3)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
4、幼儿品尝。
(四)小结。
师:小朋友,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?
幼:好吃!
师: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,你们刚才也看了师傅们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,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!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,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。
(五)延伸活动(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)
师:小朋友,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,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,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!
1、幼儿尝试制作麻糍。
2、幼儿品尝。
- 推荐阅读: 2025芒种节气教案小班(汇编十六篇) 2025幼儿园小班芒种节气活动过程(汇集十六篇) 2025芒种歌词的意境(汇编十六篇) 2025幼儿小班芒种教案(经典十四篇) 芒种活动目标小班(精选十六篇) 24节气芒种教案(系列十三篇)
- 更多精彩的芒种节气教案小班,欢迎继续浏览:芒种节气教案小班